菲律宾,曾经被世界银行誉为亚洲的未来。1960年代,菲律宾的人均GDP是韩国的两倍,被世界银行誉为亚洲的未来。而今天韩国的人均GDP是菲律宾的十倍。
它从亚洲尖子生,活生生混成了东亚经济班的末等生。
同样师从美国制度,韩国早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,三星、现代等企业风靡全球;菲律宾却长期深陷发展泥潭,还靠输出海外劳工弥补经济短板。
菲律宾这个国家,地理位置绝佳,自然、资源丰富,还跟着美国这位名师学了快一百年,一手好牌怎么就打得稀烂呢?在二战后,菲律宾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。当时亚洲一片废墟,日本在舔伤口韩国穷得吃土。而菲律宾已经高楼林立,马尼拉被称为东方小纽约。
这个梦幻开局,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崩盘的呢?
比如制度:
菲律宾学西方最核心的就是学了美式民主。但问题是有点东施效颦,把民主搞成了豪门分赃游戏。这个国家的政治被几百个大家族牢牢控制。这些家族通过联姻土地和媒体,构建了坚不可摧的门阀体系。政治的垄断最终导致经济的无休止掠夺,导致市场垄断,最终丧失创新力、创造力。
比如产业:
韩国早早意识到产业自主的重要性,在承接美国技术转移时,着力培育本土企业,三星、LG等企业从代工起步,逐步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全球巨头。同时韩国重视教育,大力培养STEM领域人才,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撑。而菲律宾始终没能摆脱低端依赖,制造业长期停留在来料加工层面,93%的电子元件出口都是代工,核心技术完全受制于人。教育上更是短板明显,公共教育投入不足3%,职校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,高端岗位只能依赖外籍员工。
菲律宾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:
一、政治体制缺陷
门阀政治与腐败:师从美国,事实却披着“民主、自由”的外衣,行门阀统治之实,政治被少数大家族垄断,政策沦为分赃工具。前总统马科斯家族贪污超50亿美元,而底层民众日均生活费不足1美元。
政策短视:家族利益优先,忽视基础设施、教育等长期发展需求。
二、经济结构畸形
买办经济模式:本国精英依赖资源出口和倒卖外国商品,放弃工业化。例如镍矿直接出口中国,本地加工率极低。政治的垄断最终导致经济的无休止掠夺,导致市场垄断,最终丧失创新力、创造力。
产业空心化:制造业被进口商品冲垮,经济依赖农业和服务业,抗风险能力弱。
三、社会矛盾激化
贫富分化严重:2%人口控制70%土地,马尼拉CBD与贫民窟仅一墙之隔。
教育鸿沟:三分之一人口为文盲或半文盲,人才流失导致产业升级受阻。
四、文化迷失与殖民遗产
价值观混乱:英语成为官方语言,本土文化被边缘化,盲目崇拜美式生活却“东施效颦”得其行,未得其神,未学到精髓。
宗教冲突:天主教与穆斯林矛盾长期存在,影响社会稳定。
五、发展路径依赖
劳动力输出依赖症:1000多万菲佣汇回的300亿美元支撑了三分之一人口,但人才流失加剧产业空心化,形成“越输出越穷”的恶性循环。
核心矛盾:政治垄断导致经济掠夺,社会撕裂与文化迷失加剧发展困境,最终形成系统性衰退。
![]()
赞(6)